國家標準中提到的工業鹽是指工業級氯化鈉,沒有提到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其中含有及少的鉛、砷、汞、鎘、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除非產品被外界污染,一般不會超過國 家食品安全標準。只要是正規制鹽企業生產的鹽,一般不會造成中毒。
人們之所以誤把亞硝酸鹽當鹽,是因為它們外形相似,都是白色晶體,類似于人的肉眼;第二,兩者都及溶于水,味咸;zui后,在使用方面,亞硝酸鹽常被用作熟肉制品的著色添加劑,因此會在很多餐廳、食堂、肉制品加工中使用,餐飲、食品加工中必須使用鹽,放在一起容易誤用。
在大多數情況下,信息媒體中的工業鹽中毒事件都是由于過量食用亞硝酸鹽造成的。另外,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質,誤食亞硝酸鹽對健康危害很大。因為亞硝酸鹽中含有“鹽”字,所以社會上很多媒體都將亞硝酸鹽中毒事件報道為食用工業鹽中毒事件。這份及其不準確的報告不僅引起了不了解真相的消費者的恐懼,也混淆了工業鹽的概念。把亞硝酸鹽中毒說成工業鹽中毒是完全錯誤的。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
兩種鹽標準的產品描述沒有區別。化學式和分子量相同,感官指標、主要理化指標甚至數據要求都相同。但是鹽和工業鹽對雜質的要求不同。工業鹽中的雜質有幾個要求:水分、水不溶物、鈣鎂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鹽對雜質也有這些要求,但還有幾個:氟、鋇、砷、鉛。這些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指標是工業鹽和食鹽對雜質要求的zui大差異。也就是說,按照產品標準,工業鹽出廠時,這些衛生標準是不需要檢測的,而食用鹽的出廠檢測則嚴格得多。
由于對雜質的要求不同,工業鹽的生產也不同于鹽。在鹽的生產中可能有一個去除重金屬的過程。當然,是否使用可能要看具體產地,但如果氟、鋇、砷、鉛含量超標,就是不合格鹽,不能當鹽賣。
一些無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確實將工業鹽和食用鹽混在一起,甚至用工業鹽代替食用鹽應用到食品中。工業鹽本身成分復雜,不同來源的雜質不同,質量管理難度大。就是否會造成危害而言,由于一般食品衛生標準中留有很大比例的余量,因此超過標準數倍時,危害的可能性并不高。直接說有毒不算小夸張,但是工業原料不應該用在食品上。違反是違法的,違法是違法的,與“后果是否嚴重”無關,應從嚴追究。